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动态

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暨南大学文学院召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重要讲话座谈交流会

发布时间: 2022-03-23 来源: 文学党建


318日下午,文学院在第一文科楼二楼中厅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并进行座谈交流。会议邀请广东省作协主席、暨南大学原党委书记蒋述卓教授和广东省作协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系主任贺仲明教授作主题发言,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以及来自中文、历史、哲学学科的教师代表共二十余人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魏霞主持。

会议伊始,魏霞简要介绍了召开本次座谈交流会的背景。202112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的开幕式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文艺工作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文艺战线取得的丰硕成果,也深刻的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艺工作肩负的重大使命,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魏霞表示,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将其与文学院的学科内涵、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立德树人和培根铸魂的使命结合起来,在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



蒋述卓教授为与会人员带来“伟大复兴征程和人民奋斗铸造文艺的辉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讲话的体会”的主题发言。蒋述卓从文艺工作的重要性,和规划文艺方向道路两个方面,详细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是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对文艺工作者发出新的号召和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当中。要树立人民观,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对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给予最热情的赞颂,对一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的拼搏者、一切为人民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奖。要坚持守正创新,用跟上时代的精品力作,开拓文艺新境界,繁荣发展文艺事业。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艺创作的重要源泉,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激活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拓宽文艺发展的空间,激发创作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蒋老师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提出,文艺作品既要反映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也要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我们要思考如何把当代文艺投向世界,积极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蒋述卓教授一直从事文艺理论的研究,为广东省的文化强省、区域文化的规划建言献策,所在的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蒋述卓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将文化自信、守正创新等理念落实到学科建设、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诠释和示范。

贺仲明教授为与会人员作“浅谈文学创作和教育中的人民性”主题发言。贺仲明在发言中深刻地阐述了教育中的人民性思想,他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为例,表明无论是在表现内容,还是在形式、关怀等各个方面,文学绝不应该仅仅只是一个自我的产物,文学应当以人民为中心,关心人民、服务人民,来表达对人民的爱和关怀。同时,贺仲明特别提到要发挥文学艺术的正能量,希望文艺工作者能够承担起对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树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在我们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与基层作家的结合,加强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和人民的社会意识,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在两位教授的主题发言之后,与会人员结合总书记讲话精神,从学科专业、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文化传播等方面畅谈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和讲好中国故事。

白杨教授提到,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对中华文艺和文学创作格局与精神的考验。我们在讲述中国故事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发挥总书记倡导的历史主动精神,消除隔阂,还原历史真相。暨南大学是百年侨校,我们在百年历史发展过程中服务于侨务,对于发挥民间外交的积极作用是有独特探索的。白杨结合去年参与的海外华人学者的专项调研活动谈到,通过实地走访,利用多种传播形式和渠道在国内外做报道,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探索出如何将精神指导落实在具体工作中,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统战工作,都有可以作为的空间的。

张丽军教授从乡村振兴的角度来谈如何进行文艺创作,谈如何结合学科建设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张丽军提到文学的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新的要求、新的内容,认为乡村振兴为文学创造提供新的背景、新的活力、新的原型,为文学想象力提供新的翅膀,为今天的文学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空间广阔度。同时,张丽军表示,我们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去感受新时代下特有的文化传统的个例,用实际行动在教学研究中为乡村振兴,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奉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侯兴泉教授从“好的故事从哪来?讲给谁听?怎么讲?”三个角度来谈自己的感受。他特别强调在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到中国与其他国家思维方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形式去讲好中国故事。

龙杨志副教授从如何发挥侨校优势来服务国家和社区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感受。我校具有侨校的优势和特色,学院也有台港澳和海外华人文学研究等特色学科,学院教师个人的专业、事业的发展同社会、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建议整合学科力量、继续发挥优势,在服务社会的工作中贡献文艺工作者的力量。

郑焕钊副教授认为中文系作为培育文学创作和研究人才、开展文艺研究与评论人才培养和科研的阵地,要做好文艺价值观的培育以及文艺的专业能力培养的双重工作。一方面立足专业课程的教学,将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关于文艺的讲话内涵和精神融入课程内容和专业实践,构成课程思政的重要内涵。另一方面要注重文艺创新和传统文化、文艺和中国形象传播的关系,融入课程和专业实践的创新和改革中,推动学生用正确的文明价值观介入当下文艺的创新和发展。

唐诗人副教授从人才培养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体会与感受,他利用读书会这一平台,推荐学生多读当下的、与我们现实生活关系紧密的文学作品,让学生知道我们身边的人写什么、怎么写,由此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呵护他们热爱文学的情感,同时培育他们去创作和发表。

刘惠明老师表示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涉及意识形态及舆论阵地的重要性。面对目前国际局势的复杂局面,作为文艺工作者,作为高校教师,讲好中国的故事,其实就是和祖国和民族站在一起的方式,需要继续思考中国人如何去书写新时代的中国。

李云飞副院长从“德艺双馨”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他提到,无论是文学研究、还是历史研究,一旦在个人修养、个人品格方面出了问题,实际上会影响所写的作品和研究成果,这对从事研究的人都有很大的警示。因此要强化道德修养、强化师德师风。

王京州副院长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概括为“一系二用三坚持”,即心系民族复兴伟业;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坚持弘扬正道,同时要紧跟时代的发展。结合实际工作,他谈到课程思政建设要与专业融合、与课程目标融合、与培养人才的总体架构相融合。要理解守正创新的内涵,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

朱巧云教授结合本科教学分享了体会,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历史和理论自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让学生关注中国社会现实的发展,关注当下文学创作的发展。在研究工作中要有现实关怀,把时代要求融入到科学研究中。

刘依平老师谈到无论是文艺学研究,还是美学研究,实际和哲学研究在理论上有很多相通处和契合处。建议将哲学学科嵌入到学生的人才培养当中,帮助学生建构和完善一个有深度的思想体系,帮助他们在书写文艺作品、分析文艺作品时,提高深度和广度。

吴青教授从传播的预期问题来谈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现在国际形势复杂,在讲好中国故事做预期的时候,可以做一种有差异化的、有合理退让空间的宣传。要提供真正有质量的思想产品、精神产品,注重话语本身的力量。要向民间多学习,向青年学习,通过多层面、多元化做好话语建构。

会议的最后,程国赋院长做总结发言。他表示,文艺创作坚持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为人民服务为现实服务,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时代的高度看历史书写历史。“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文学创作与现实结合。程院长谈到,在聆听了各位老师的发言之后,他更多的感慨应如何将学习讲话精神与文史哲学科建设相结合总书记强调要守正创新创作精品佳作,当前网络大数据不仅对文艺创作、对教学科研同样也是非常有启发尽管目前文学院在人才培养、重大项目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存在不足。我们应该有危机意识,充分考虑学科建设和教师人才队伍建设,齐心协力依托协同创新中心做好学科建设与此同时,也要思考如何结合教材编写、重大项目申报等工作,利用当前科研优势,聚焦创新协同创新中心工作,突出侨校特色

魏霞表示,今年文学院党委的工作主线是传承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凸显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文学院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学院的中心工作是和中华文化传承传播是紧密相关的。总书记在“四个自信”里特别强调了“文化自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又提出了“历史自信”,并且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重要的讲话,这对文史哲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全院教师能够更加密切关注国家形势政策的变化,结合学科特点,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好、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积极融入学科建设、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以文育人、以文化人、以文德人,让中华文化绽放出新时代的风采。


文字|马晓琪

图片|肖丹

审核|肖丹

终审|魏霞